本文是《近十年全球最具創意公司——十堂課》系列的第八篇文章。
當我們第一次將耐克列入“2008全球最具創意公司”的時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 NIKE iD——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個性化定制耐克運動鞋,這無疑在當時掀起了一場革命風暴。耐克將“iD工作室”加入耐克零售商店這種方式反應出當下零售業中正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同時耐克網站“iD”熱度的不斷攀升也顯示出了數字商務存在的巨大潛力。
我們應當但卻沒有明確指出的是——在消費者方程式的這一邊:iD是如何挖掘出顧客自我設計、創造產品的欲望的。因為在現在的市場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創造者。但在十幾年前,這種方式還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同與贊賞。
從Facebook 、YouTube再到 Snapchat 、Instagram,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在使用自媒體。越來越多新型的、方便的技術工具內置到我們的手機中,眼花繚亂的應用程序催生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創意時代。
無論這個結果是好是壞——我們可以肆意談論各種休閑、娛樂甚至是政治話題。不容置疑的是,已經放出魔瓶的妖怪就再也無法收回了。(各大高校正試圖將這些創意工具融入到他們的教學課程體系當中,希望以此催生出人們更多的創造能力,而不僅僅是一些“數字原住民”。)
而且,大眾參與的方式并不僅僅局限于文章或者視頻。一些媒體社交平臺比如Angelist,正在用新的方式傳播、分享投資機會。一些眾籌網站比如Kickstarter和 Indiegogo,支持并激勵人們直接參與產品的構思、設計與生產。從Meetup 到Crowdrise 再到GoFundMe,越來越多的社交、文化以及市民活動平臺正蓬勃發展起來。
即使是在那些大型企業中,這種“開源”的理念也正刺激著人們通過競爭機制或者其他一些員工機制將創業精神注入到那些企業的官僚機構當中。從Zappos到Intuit,都在應用這種“自下而上的生產、決策”商業模型。越來越多的新奇構思在辦公室的小隔間、餐桌上或者是Slack上產生,這些角落成為了公司內部創新思維最活躍的地方。
科技不僅推動并刺激了這種特殊現象的發展,就連科技本身的形成過程也因此而受到了影響和改變。軟件開發的開放源代碼運動以及基于API系統的傳播都是對于這種文化浪潮的反映。
GitHub,為眾多的軟件開發者提供了一個代碼共享平臺,也許它最有力地體現了一個創意項目在當下是如何無縫傳播以及快速侵占那些未知領域的。
事實證明,當下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享有發言權的。定制運動鞋,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本篇文章節選自《2017年全球最具創意公司》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編譯自Fast Company,原文作者為Robert Safian